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旧时年俗式微无须耿耿于怀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0-01-23 10:00:14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杨玉龙

  临近过年,“年味儿有没有变淡”的话题总会引起广泛的讨论。“其实,许多老年俗并不是消失了,只是逐渐生长出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模样’,变成了年轻人喜爱的‘新年俗’。”北京民俗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民俗学者朱羿对记者说(据1月22日《北京晚报》)。

  事实上,每到年关,类似的“年味儿是否淡了”话题,都会引人关注。以今年为例,在新浪微博,“小时候和长大过年的区别”“怎样过年才有仪式感”“向往的年味儿是什么”等话题在春节前夕先后登上热搜话题榜。从情理角度讲,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更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而对于年味儿人们也有着不同的体悟。

  不必讳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许多老年俗已经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甚至有的老年俗已经成为人们只能盘点的记忆。但是也应看到,许多老年俗并不是消失,也正如民俗学者表示,“只是逐渐生长出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模样’,变成了年轻人喜爱的‘新年俗’。”诚如其言,旧时年俗式微,新年俗崛起,是时代发展使然,对此也无须耿耿于怀。

  以民俗学者所举的踩岁老风俗为例。一到过年,民间有守岁、压岁和踩岁习俗,除夕子夜时,孩子们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后,纷纷到屋外去踩芝麻秆儿。寄寓着去除秽物,神清气爽的意义,更有着芝麻秆儿有“节节高升”的美好寓意。不过,现在在城市中庄稼已经很少见了,即便在农村也少有芝麻,这个老年俗也就消逝在人们的视野。

  与旧时年俗相伴的是,借助互联网+文化,传统年俗在焕发着新活力。正所谓,在手机、网络和年轻人的生活里,年俗悄悄改变了“面容”。“五福集齐了吗?有没有多的敬业福?”“多一张头条卡和西瓜卡,换皮皮虾”“点赞中国还差个‘点’,谁能送我一张?” 一年一度各大互联网公司“红包大战”,也成就了当下的“指尖新年俗”,乐于其中未尝不是好事。

  除去参与网络红包大战,网购年货、春运“逆向迁徙”、家人同看老电影……这同样可以称得上是新年俗。另外,越来越多中国人愿意用旅游的方式过年,携程发布的《2020春节“中国人旅游过年”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春节长假预计将达到4.5亿人次出游。而这样的新年俗同样能够让诸多家庭过一个幸福年。

  当然,有了新年俗同样不能遗忘了旧年俗中的“精华”。毕竟,过年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中华传统习俗,让深蕴传统文化内涵的“老习俗”传承下去很有必要。而且,当前全社会对传统文化和节日都非常重视。北京市的做法就值得称道,春节期间市政府采用“互联网+文化”的方式向市民发放了多处庙会的30万张门票。这对于留住传统年味很有意义,也值得借鉴。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是该给“强制推行ETC”亮红灯了
银行有义务为ETC卡用户扎紧安全的篱笆
观点集粹(gdjc)
“减掉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是必要纠偏
减负,让广大教师“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