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评论大赛
如何让“宁波制造”更有“分量”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0-02-18 10:07:39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鄞望平

  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1.19%的GDP、1.45%的财政收入;以占全省9%的土地面积,创造了浙江19.1%的GDP、20.9%的财政收入……这一串串数字,见证了宁波陪伴新中国成长的70年。

  70年来,宁波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上厚积薄发,实现了经济总量的突飞猛进。而制造业作为宁波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正在通过品牌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宁波实现现代化国际港城的华丽“转身”。

  眼下,宁波正在着力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吹响了加快实体经济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如何高质量发展?宁波有自己的打算和探索。

   “宁波制造”要树立“品牌认同”

  对于一直将制造业引以为傲的宁波来说,要想在这个产业有新的发展,就必须由“制造”转向“质造”。这是基础,也是底色。

  从几年前“疯狂的日本马桶盖”事件可以看出,在媒体对该事件的深度挖掘以后,一个“中国制造—日本人销售—中国人疯抢”的销售链条清晰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大家突然发现原来中国制造的马桶盖很值钱,中国产品一直在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至少在“中国制造=廉价+劣质”的本质问题上,有了一个转变。就像那句生活中经典的提示语:“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中国制造走了一步,质量问题转变了一大步。

  所以,从近年来宁波对制造业的规划发展来看,宁波还是有很大信心的,并且对目前宁波制造的一些质量问题,有很深的了解以及剖析。地方政府的强力出击站台,也说明了这一点。

  今年年初,宁波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图”出炉,全力推动“246”工程实施,打造集群发展新优势。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进一步制度创新,进一步将产业发展走深走实。

  “图”画好了,要求提出了,具体该怎么落实?笔者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将地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摆脱宁波制造存在的一些低端现象;应该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竞争的质量标准化流程,做到源头把控、中间监督、后续追溯的质量体系;必须跨越经济发展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树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思维观,站在全球的视角制定品牌战略。

  就像生活中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两条杠的是秋裤,三条杠的是阿迪运动裤。”虽然都是裤子,但前者只能被深深夹在内裤与外裤之间,而后者可以穿在所有裤子外面向人炫耀。这就是一种对品牌的信任与认同。而眼下,“宁波制造”需要从质量入手,树立起这种“品牌认同”。

   “宁波制造”要实现“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因此,提高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就是提高一个国家经济的综合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在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领域颇有研究,他曾这样建议宁波制造业:“宁波培育‘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应该基于产业链协同,应该借助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的确,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发展的当下,以“智造”推动“质造”,也是宁波打响制造业品牌的路径之一。

  近年来,宁波的传统制造业围绕省市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决策部署,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陆续出台了《宁波市智能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2016-2025年)》、《宁波市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2017-2020年)》等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政策,有效推动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不断深入。如今,宁波已引进建设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西电智能制造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数字技术创新平台。传统制造业企业相继成立数字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数字试验、检测条件逐步完善。

  “智能制造”的成果显而易见,但也暴露出了不少短板。例如,宁波对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数据孤岛”尚未真正打通、数字化转型人才制约较为严重。面对问题,宁波的“破题之道”在哪里?还得说回“数字”本身。

  在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杭州、宁波、温州。对宁波而言,数字经济发展虽位于全省前列,但与杭州相比差距甚远。差在哪里?或许是基础还不够扎实。宁波想要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就要在数字经济上下足功夫,夯实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例如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形成更加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因为只有基础打好了,对人才的吸引力才会更强,才能够真正实现引才、留才、用才,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锻造一支强大的“智慧储备军”。

   “宁波制造”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

  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宁波这座长三角周边城市便按下了“加速键”。在此背景下,宁波制造业如何把握机遇,布局长三角?如何更好地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命题。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对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定位,除上海以及南京、杭州、合肥三个省会城市以外,苏州、常州、无锡是一个区域整体,另一个就是宁波,这无疑凸显了宁波在长三角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给宁波未来的发展留下了令人遐想的巨大空间。

  而制造业作为宁波的核心优势,必将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宁波贡献”中发挥出重要的定力作用。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里面,宁波制造业如何再审视、再谋划、再提升?

  就目前而言,宁波需整合利用区域重要科创资源,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成为长三角地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示范区。宁波杭州湾新区引进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其已成为复旦大学在上海市以外最大的科技孵化平台。

  同时,宁波的新材料产业规模位居全国七大新材料产业基地之首,将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相结合,推动“宁波制造”高质量发展,或许也会是宁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大助力。

  过去十多年里,宁波也经历了狂飚突进的“青春期”,但与兄弟发达城市相比,发展的脚步相对滞后,过于“宁静波澜不惊”。现在要改变,要以制造为本,增强宁波的外部吸引力、外部协同力,从港口出发,形成一个“宁波制造”的强大“气场”。

  路漫漫其修远兮,改变不在一时,发展不在一日,希望再过十年,“宁波制造”的品牌能更加“有分量”、“有内涵”、“有故事”、“有文化”、“有传承”。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是该给“强制推行ETC”亮红灯了
银行有义务为ETC卡用户扎紧安全的篱笆
观点集粹(gdjc)
“减掉与教育教学无关事项”是必要纠偏
减负,让广大教师“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