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记者8日从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优化全省创新生态,山西省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通过直接考核方式进行,不将大学排名作为限制性条件,不搞学历“一刀切”(据7月8日新华社)。
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是为了优化创新生态。每个单位的人才需求都不同,如果上级部门对下属单位钳制太多,反倒不利于下属单位“不拘不格用人才”。所以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就值得肯定。另外,“不将大学排名作为限制性条件,不搞学历‘一刀切’。”这也有利于打破“唯学历论英雄”的错误人才观。
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一单一策”,充分考虑了事业单位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规定更为合理、科学。这样的规定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另外,一直以来,事业单位“萝卜招聘”现象就较为常见,甚至成了顽疾,因此备受舆论诟病。而实行“一单一策”,招聘不将大学排名作为限制性条件,不搞学历“一刀切”,也要防范由此助长了“萝卜招聘”现象。要看到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搞“一单一策”,给了事业单位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要防范一些人借此进行权力寻租、权力自肥,防止事业单位招聘有违公平公正的原则。
对此,一手要“软”,一手要“硬”。一方面要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给予事业单位必要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事业单位招聘过程的监督,要让事业单位招聘变得公开透明,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也要加强上级部门监管力度。对事业单位招聘加强监管,并非是限制他们的用人自主权,而是要确保招聘公开公正。
所以,在“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同时,也要懂得“限权”。扩大的是有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自主权,限制的则是不受约束的任性权力。正因如此,不管是招聘紧缺专业人才,还是普通招聘,都要能加强监督,要完善招聘制度,防范“萝卜招聘”等有违公平公正招聘原则的现象发生。这样才能杜绝暗箱操作,杜绝用人腐败,才能最大程度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避免用错人才、浪费人才,而又损害社会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