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医美机构仅14%合法 “黑医美”何以泛滥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0-08-10 09:59:5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罗志华

  “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而非法经营的医美店铺数量超过8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14%。”在8月6日中国医美行业自律行动首阶段情况及趋势发布会上,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赖贞说(8月9日《南方都市报》)。

  “黑医美”在市场上唱主角,意味着只要监管到位,十有八九能发现问题。因此,医美乱象之所以出现,最容易想到原因是“监管不到位”。出现乱象就责怪监管,虽然不会出错,但也未免过于简单。在乱象丛生、监管陷入四面楚歌之际,除了要强化监管外,更要考虑到,假如监管承压太大,仅靠监管就很难解决问题。

  “黑医美”喧宾夺主,深层次的原因,是巨大的需求不能在合法机构里得到满足。几千亿级的市场体量、每年40%左右的增速,很多富起来的民众,都希望能够“美起来”,导致近年来“颜值经济”呈井喷式发展,对整形外科医生的需求巨大。

  但另一方面,供给却远远满后于需求,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目前医美行业“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的医生数量超过3万名,而据2018年卫健委统计年鉴,整形外科专科医院医师(含助理)数量仅3680名。合法的医生不够用,冒牌医生就会出现,医美“速成”培训也会应运而生。

  不仅合法医生少得可怜,合法医美机构更难寻觅,并且在这些机构里,要么价格贵得吓人,要么根本不愿意做微整形等小手术。因此,在责备“黑医美”赚昧心钱的同时,也要扪心自问:合法且质优价廉的医美服务在哪?正规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靠什么来填平?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回答,部分消费者就只能无奈地选择“黑医美”,明知其中的风险巨大,仍会带着侥幸心理去尝试。

  平衡医美供需之间的突出矛盾,对于净化市场至关重要。遏制杂草生长的最好方式,是让庄稼挤压杂草的生长空间,同样道理,有了足够多的正规机构和正规医生,“黑医美”才会失去存在的空间。加大医美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培育更多合法的医美机构、动员机构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服务,不让任何一种需求处于供给的真空状态,“黑医美”占主流的畸形现象方能得到根治。还要看到,人才队伍和机构建设在短期内难以完成,且急速发展的医美市场也存在虚热现象,医美需求与供给失衡,部分是出于刚需,部分是出于人为炒作。部分美容手术可以不做,但机构的宣传攻势、医美APP的洗脑营销,以及看脸时代在求职、晋级、恋爱等方面的种种表现,无不助涨了“美容焦虑”,培育了很多非必要需求。端正一些不太正确的审美观、提倡合理消费和适度美容,从而为医美去虚火,也能发挥净化医美市场的作用。

编辑:郑晓华
 
应对无症状感染者,更须强化无接触服务
· “延长产假”别成女职工的“画饼毒药”
· “全面禁野”的禁食目录应该全国统一
· 当清明遇到疫情 为情感找好位置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