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  特邀专栏  >  郭敬波文集
反思“曾春亮案” 应推动“死亡恐吓”入罪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0-08-20 10:13:09  稿源: 宁波日报

  郭敬波

  8月16日,涉嫌在江西省乐安县山砀镇接连犯下两起命案、导致3人死亡以及1名7岁小孩重伤的曾春亮落网。曾春亮因入室盗窃遭到被害人家属抵抗,恐吓被害人家属“报警就杀人”,被害人家属两度报警称曾春亮属于危险人物,希望引起重视,但命案还是接连发生。日前当地纪委、检察院、公安厅已经就民警是否渎职介入调查(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在犯罪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有人突然接到陌生的电话:“你某某在我手上,准备好赎金,不能报警,否则撕票。”报,还是不报?接电话人往往陷入纠结。不报,赎金到哪里去找?报,凶犯撕票了怎么办?这就不难想象,“曾春亮案”被害人在“报警就杀人”的死亡恐吓之下选择报警,经过了什么样的思想斗争。选择报警,就是选择了寻求公权力的保护,然而,结果让人遗憾。

  在日常矛盾纠纷中,动不动也有“我弄死你”的死亡恐吓,这多属于虚张声势的口炮,也许正是这种现象太多了,才让警方低估了曾春亮实施报复的可能性。但在笔者看来,“死亡恐吓”已经超出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范畴,事实上是足以使一般人畏惧的报复通告行为,让被害人受到的心理强制作用,并不亚于身体上受到的强制作用。

  不少国家对恐吓行为设立了单独的罪名,如日本的胁迫罪、英国和法国的威胁罪、美国的企图伤害罪等,其共同点是只要行为人故意实施的恐吓言语或动作,使他人感到害怕,就有可能构成犯罪。但在我国,恐吓行为有且只有在“寻衅滋事罪”中有所体现,并且必须“情节恶劣”才构成犯罪。事实上,死亡恐吓侵害了个人免于恐惧的人身自由,侵害的法益为个人的安全感或个人对法律安定秩序的信赖,应当入罪。

  也就是说,对于恐吓行为,应采取措施在“预防”方面及时跟进。比如,可以给恐吓行为实施者戴电子脚镣由警方予以监控,完善“人身保护令”裁判条款,要求恐吓行为实施者不得在被恐吓人某个生活半径中出现,否则予以抓捕,而这些需要“死亡恐吓”入罪后才能配合实施。

  选择报警,就是不向犯罪分子妥协。我们经常说:“不能把这个世界的主宰权让给坏人”,应当胆怯颤抖的,是那些违法犯罪的人。如果“死亡恐吓”成了犯罪分子的“保护色”,公众的报警没有效果,则是法治与正义的退缩。

  必须注意到,“不向犯罪分子妥协”是社会治安整体向好的最优选择,并不见得是受害个体在结果预判下,所可能作出的最佳选择。法律的构建,应当让公众明确地看到,遇到恐吓与威胁,选择报警而不是忍辱退让才是最优选择。在法律框架下,让公众、警方甚至凶犯对恐吓行为的结果有所预判,比追究某个警察的“预判失误”、是否渎职,更能强化公众对公权力保护的信赖。

编辑:郑晓华
 
应对无症状感染者,更须强化无接触服务
· “延长产假”别成女职工的“画饼毒药”
· “全面禁野”的禁食目录应该全国统一
· 当清明遇到疫情 为情感找好位置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