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四明山体验特色民宿。(徐能张昊桦摄)
|
陈依元
15年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绿色成为宁波乃至浙江最亮丽的色彩。这一理念的创造性在于,不是用排他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打开一条通道,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
金山银山,既包括民生幸福的金山银山,也包括经济方面的金山银山,当然后者也可以转化为前者。事实证明,弄清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模式、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就能实现经济价值。
原先余姚有个村子表面上很风光,四处是花园式别墅,但由于该村成为一年可从中“淘金”创收上亿元的工业污泥集散地,环境被严重污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球生态500佳”滕头村,为保护环境多次拒绝有污染可能的企业入驻本村,如今绿树成荫、碧水环流、花果相间、百鸟和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宁波的古村镇如前童、许家山、大堰、岩头、梁弄、柿林、走马塘、方家河头、鸣鹤……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不断实践,无不成为城里人蜂拥而至的度假地,美丽乡村既承载了悠悠乡愁,又成为绿色生态载体,充分说明自然生态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与前提。
留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才能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环境第一还是经济第一?以往经济与环境更多的是“主仆”关系,环境要向经济“低头”,结果蓝天不再、环境恶化。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如今GDP主导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环境变得“至高无上”,老百姓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得以激发,越来越多的人从“要我保护生态环境”转向“我要保护生态环境”,这是老百姓在发展观上的一种可贵“觉悟”、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而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选择、搭建好转化的产业平台,就能更好地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林业、渔业、农业、牧业、旅游业,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产业平台;休闲农业园、田园综合体、森林旅游等,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主要项目平台。对农旅结合、林旅结合等生态产业和项目给予配套操作的灵活空间,就能有效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
每个地区的生态、资源、水文、气象条件不同,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也就是比较优势,只有立足当地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多元化经营,才能挖掘到更多金山银山。比如宁海双林村,在开发生态资源时,尽可能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汶溪翠谷)做文章,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确定开发方式、开发内容、产业结构,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乡风文明、艺术美学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谷。
绿色发展需要资金的投入。发展多种业态和生态项目,需要配备一定的建筑、游览、服务等基础硬件设施,“深巷酒香”需有路可达。没有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绿水青山就会变成没路去或无人知的“世外桃源”。也就是说,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就得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连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