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贵 (宁波日报原编委、理论评论部原主任)
《明州论坛》今年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这是宁波日报历届评论人40年艰辛付出的成果。作为专栏的主创人员之一,我感到十分荣幸。
从评论写作的经历说,我合着《明州论坛》的脚步走到了今天。40年之中,前8年和后6年,作为业余作者,看《明州论坛》,写《明州论坛》。中间的26年,我既是作者,又是编者,组稿、编稿、策划、改进,费了不少心思,也让我从一个评论的初学者,逐渐成为能够写出几篇有点影响的评论,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励的专业评论人。
回顾与《明州论坛》相伴的几十年,觉得一个地方党报的评论专栏能被称为“标杆”“翘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评价语),确实不易,有一些东西值得回顾和总结。
活跃的思想环境,给论坛提供了空前的优越条件。《明州论坛》的诞生和成长,正处于中国发展的最好时期。思想解放开启了改革开放,宁波又处在改革开放前哨。思想的激荡,实践的变革,给了评论人广阔的舞台,也激发他们与人民一起思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文章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评点时事的新闻评论,就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坚守与创新并举,论坛的影响力与时俱进。《宁波日报》复刊之初,就设置了《明州论坛》等3个评论专栏,后来者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使论坛的地位越发显著。《明州论坛》原是500字左右篇幅的小专栏,上世纪90年代初拓展为千字以上的中型专栏,并安排在发稿容易获得保障的版面,使之能够容纳重大且有深度的题材,为论坛向上冲刺创造了有利条件。
将“取法乎上”奉为圭臬,文章的质量逐步上升。论坛开创期,编辑很少有科班出身的,他们选择了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向评论力量强大的《文汇报》《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看齐。请进来授课,“挤进去”参与探讨,有时直接移植他们的成功经验,由此逐步形成了论坛的风格——题材重大,角度新颖,论述精准。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激浊扬清,提升了论坛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因而受到读者欢迎和省市领导首肯。有段时间,《明州论坛》的文章,在省级评比中连年获奖,2006年获评“首届浙江省新闻名专栏”。
开门办专栏,更是《明州论坛》的一大特色。40年来,《明州论坛》一直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作者队伍。他们来自社会各界,他们的文章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想法与要求。以《明州论坛》为主的署名评论,与代表编辑部发言的评论员文章互相配合,担当起“下情上传”和“上情下达”的党报职能。
40年里,5100多篇评论过手,不可能完美无缺。思想观点讨论,难免见仁见智。市委及市委宣传部对新闻评论工作的重视和指导,使《明州论坛》既能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保持一定锐气,在舆论引导上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