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头条推荐
流调报告“只提轨迹不提人”是一大进步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1-01-25 10:31: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何勇

  继24日早上北京市卫健委在每日疫情通报中隐去了确诊患者性别和年龄后,24日下午,在北京市疫情防控第219场新闻发布会上,大兴区副区长韩新星没有再按惯例具体通报23日北京市新增两例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只介绍确诊病例均以居家和小区内活动为主(1月24日《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强化大众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发布流调报告,公开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成功防控疫情的科学手段。但此前,国内很多地方在疫情通报中,发布的流调报告内容过于细致,过于详细介绍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甚至公开确诊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成为一些人窥探确诊病例隐私的管道,乃至造成确诊病例遭到“人肉搜索”,引起网民对确诊病例的指责,遭受“网络暴力”,也引发人们对流调报告泄露确诊病例隐私的担忧。

  上海、北京等地发布流调报告,选择“只提地点不提人”的流调公布方式,隐去确诊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做法,值得点赞,应当成为疫情通报和发布流调报告的标配。这既保障了大众的知情权,又保护了确诊病例的隐私权,实质上是兼顾知情权和隐私权,精准拿捏好了公权与私权的边界,精准平衡了疫情防控与尊重个人隐私之间的分寸,一举两得。

  从法律角度说,确诊病例跟普通大众一样,其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们的隐私权。流调报告公开确诊病例个人信息,侵犯了确诊病例的个人隐私权,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属于违法侵权行为。从疫情防控角度说,流调报告公布确诊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个人隐私,并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这种个人信息与病毒传播本身无关,公开不公开都无所谓。

  实际上,流调报告公开确诊病例的个人信息,或者造成流调报告中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不但无助于疫情防控,相反是给疫情防控添堵、添乱。确诊病例个人隐私信息的公布或泄露,引起网友指责谩骂,直接致使确诊病例遭到二次伤害。这会引起人们对流调报告安全性、可靠性的质疑,可能打击人们配合流调的积极性,隐瞒一些重要信息,从而影响疫情防控大局。

  总而言之,精准防控疫情、科学防控疫情,需要公布流调报告,公开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但发布流调报告应当遵循“必要”原则、“最少够用”原则,切实保护确诊病例的个人隐私权,在尽可能发布确诊病例个人信息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大众的知情权,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这是在重视个人隐私权当下的应有之义,也是公共管理精细化的应有之策,决不可让公布流调报告变成泄露个人隐私的通道。

编辑:郑晓华
 
以“薪”留人,正是另一种以“心”留人
· 不妨为“非必要不返乡”制定行动指南
· 专题:《明州论坛》思想与学术特色研讨会
· 办好《民法典》“第一案”意义如同“第一枪”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