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所谓特权,是指不受制约的特殊权力、特殊利益和特殊待遇。特权现象源于特权思想,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共同点是:因为领导干部的身份而自我感觉良好,自视高人一等,善于利用手中的权力搞特殊化,为自己和他人谋私利。而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莫过于不讲规则,不守规矩:有的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习惯于打擦边球,或搞所谓的“变通”;有的善于动用手中的权力和所掌握的资源,凡事动辄打招呼、找关系、开后门,成为公平规则的破坏者。
特权思想是官本位和等级观念的产物,是封建思想的残余。毋庸讳言,受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有着深厚的特权思想滋生土壤和环境,“特权文化”大行其道,很多人对此既恨又爱。一些人对身边普遍存在的开后门、搞潜规则等不正之风义愤填膺,但大多出于欲得未得的酸葡萄心理,一旦自己遇到事情,不管大事小事,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也是托关系、找人帮忙。有的人一旦拥有一官半职,便会立刻趾高气扬起来,想方设法把权力资源用足。
前不久,大连市金普区友谊街道办副主任王某在进入小区时,拒不配合防疫登记,并打电话给社区书记谋求方便,此事经网络曝光后引起网民极大关注,当地纪检监督部门随后作出决定:给予王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并称其行为乃“特权思想作祟”。王某作为街道办副主任,职位并不高,权力也应该很有限,遇到进出小区登记这样的小事,竟然也想着“打招呼”,其行为令人匪夷所思。由此可见,特权思想在一些干部身上是何等根深蒂固。“耍特权”现象绝非个例,在不少地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特权思想的存在,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组织观念、纪律规矩意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一些人过于在意当领导干部的感觉,在他们看来,官职就是地位的象征,领导干部就应该不同于普通百姓而享有特权。本该用来为人民服务的权力,成了某些人显示自身身价、谋取不当利益的工具。特权思想危害极大,不仅影响党员领导干部形象,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而且损害公平正义,毒害社会风气,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必须坚决反对、彻底消除。
应该看到,近年来随着正风肃纪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员干部的行为普遍受到约束,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特权思想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领导干部随心所欲运用权力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识时务者为俊杰。领导干部理当认清变化了的形势,丢掉幻想,端正“官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尽早彻底地摒弃特权思想,做维护规则和社会公平的模范。
同时更应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在觉醒,尤其是监督意识在增强。这是一个监督无处不在的社会,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有麦克风。在网络时代,公众人物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言行很容易被放大,一举一动很容易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成为众矢之的。在公众场合,每逢发生纠纷、冲突等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往往会受到更多苛责,舆论也会一边倒。其中固然因为一些人的仇官心理以及同情弱者心理,但也由此说明,民众对领导干部已不再是一味崇拜和畏惧,而是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有了敢于监督的底气和勇气。
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学会在“探照灯”下工作,切实强化规矩意识和自律意识,不管是在公务场合还是公共场所乃至私人空间,都要做到谦逊低调、谨言慎行,避免授人以柄。如果一意孤行,紧抱特权思想不放,唯我独尊,我行我素,拿官腔、耍官威、耍特权,则终将咎由自取、遭人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