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张弓慢评
“嵌入式”幼儿园将在杭州流行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1-04-21 11:13:38  稿源: 宁波日报

  张弓

  最近,杭州市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嵌入式”的幼儿园,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该市的滨江区海康威视幼儿园,于去年10月开办,至今已有半年。这所幼儿园的一大特点,是办在企业所在的园区内,员工每天可以和孩子一起上下班。家长们由衷地称赞,说它的最大好处是“真方便”。带着孩子上下班,不仅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而且减轻了家里老人接送孩子的负担。有些家庭的老人接送孩子有困难,也不用专为此花钱雇保姆,或者为了放心,母亲也不用无奈辞了工作做全职妈妈。

  滨江区的这项试点,不仅员工点赞,也得到社会认可。目前,滨江区已有多个园区在规划兴办“嵌入式”幼儿园,杭州市发改委、教育局、卫健委三部门还联合发布“实施细则”,在全市推广这一“创新做法”,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实施细则”定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上了点年纪的人知道,杭州滨江区的这一“创新做法”,其实除了名字有点新鲜之外,形式上早就有过。现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的奶奶、爷爷辈,说不定就是从这样的幼儿园里走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较大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为方便员工,在自己的驻地或附近,办有托儿所、幼儿园,有的还有子弟学校(小学、中学)。当时的马路上,上下班高峰,总能看到这样的风景——年轻的父母,他们的自行车后座或前档上,坐着肩背书包的小孩,有的甚至前一个后一个,急匆匆往前骑行。处于哺乳期的孩子,妈妈上班中途,可以上托儿所给孩子一天喂几次奶。

  这样的幼儿园,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逐渐停办。当时的国企改革,有一项任务叫改掉“企业办小社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里的服务机构,包括车队、食堂、医务室、图书室、幼儿园、托儿所等,先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然后慢慢转向社会。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由相应社会机构承接企、事业单位和机关转移出来的服务内容。当时的宁波动力机厂,在这方面带了个头,受到肯定。对此,我于1992年7月在《宁波日报》上发表过一篇评论,题为《把“小社会”推向大社会》,肯定了“宁动”的做法,呼吁改变“企业的‘小社会’(企业的服务机构)越来越大、大社会(社会的第三产业)越来越小”的现象。这项改革,方向无疑是对的——既能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又能推动社会充分发展服务业。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现在来看,当初国家提出的这项改革,成效显著——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巨额社会财富,同时也给人民群众包括企业的生活生产带来极大方便。

  自然,任何一项改革创新,应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像幼儿园、托儿所这样的服务,在有条件的企业单位,把以前改掉的“嵌入式”再恢复起来,更切合大多数有孩子员工的需求。目前,中国的出生率下降是一大问题,而“生不起、养不起”是其中原因之一。为年轻人养育孩子提供方便、减轻负担,是政府部门应该做的事。杭州市决定把滨江区的试点向全市推广,大概有这些考虑。

  因为科技水平大踏步提升,现在的“嵌入式”幼儿园,与当年的企业“小社会”,显然不能同日而语了。据《钱江晚报》4月14日报道,海康威视幼儿园的门禁系统集测温、绿码、考勤于一体,只有家长和孩子的信息同时匹配——证明你爸是你爸,门才会被打开;孩子进园后,信息就会自动传到普教系统、保健医生、食堂、行政人员那里;孩子想念爸妈了,可以和他们短暂视频对话,等等。所以,虽然从形式上,现在的“嵌入式”与以前的“小社会”大同小异,但并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

  一句话,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一切的改革创新,都应从实际出发,都应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

编辑:郑晓华
 
以“薪”留人,正是另一种以“心”留人
· 不妨为“非必要不返乡”制定行动指南
· 专题:《明州论坛》思想与学术特色研讨会
· 办好《民法典》“第一案”意义如同“第一枪”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