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2022年的新年“打虎”,比去年来得更早,也更猛一些。1月8日,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永泽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这两只“老虎”被查的重磅消息,颇受舆论关注,上了当天热搜。
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一有贪官出事,就有“热心人”会找出他在任时“反腐倡廉”的讲话或者文章,以讽刺、证明贪官是多么虚伪和善于表演。
这次也一样。张永泽、王滨出事后,就有人查出,一个月前,在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张永泽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时讲到,坚持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厚植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践行埋头苦干的使命要求,增强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保护铁军。
去年6月,王滨在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上,发表题为《辩证处理五个关系,全面提升监督实效》的署名文章,谈如何做好国企监督:着力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及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好关键事、管在关键时,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有领导干部端坐台上,一本正经地正风肃纪反腐,突然有一天,他犯事被查了,大家才知道,他原来是“台上反腐败,台下搞腐败”。这很奇怪吗?一点也不。贪腐分子,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震慑下,为争取宽大处理,能投案自首,已经算是够主动了;指望一个贪腐分子公然跟“反腐倡廉”唱对台戏,或者是自愿暴露自己的贪腐思想和行迹,无异于与虎谋皮。
贪腐分子在任时“反腐倡廉”,至少有这样三种情形。一种是,在其任则说其话。贪腐分子,多是领导干部,有的还是“一把手”,负有反腐倡廉的第一责任、主体责任,就算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不认同,讲话、撰文也不能不照本宣科、字正腔圆。第二种是,身行恶而口言善。有的贪腐分子,一边贪得无厌,对上门行贿者来者不拒,甚至公然索贿,一边又心里惶恐,生怕哪天被纪委请去“喝茶”,便小心翼翼、精心伪装,讲“反腐倡廉”义正词严,以显示自己“政治正确”。第三种是,知其事而说其理。置身权力的圈子里,才知道哪里流急、哪里水浅,更容易看明白权力是怎么运行的、贪污腐化是怎么发生的,有实践,有思考,“反腐倡廉”往往能说到点子上,结果弄成了“一语成谶”。
1982年10月19日,《四川日报》的小言论专栏《巴蜀小议》,发表过一篇言论《台上他讲,台下讲他》,连标题346个字,获得当年的全国好评论一等奖。它说的是,某县有个分房小组负责人,在分房会上说,分新房,就要交旧房,先交旧房钥匙,才能领取新房钥匙。他话未讲完,台下就窃窃私议起来,说他自己没交旧房就住进了新房,东弄西弄,一家六口人占了三套房。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私用。公权私用,是上不了台面、见不得光的。确实也有人曾公开叫嚣“当官不为钱,打死都不来”,也曾有人公然为“腐败是经济社会运行的润滑油”声张,但无论是在社情民意还是党纪国法面前,任谁都不敢说自己贪腐是对的。这就注定了,有贪腐行迹者必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而“台上他讲,台下讲他”就是必然现象。
对一个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监督,重在监督好人、钱、事,防止掌权者为了谋取私利,而乱用人、乱花钱、乱办事。查处贪腐分子,自然要“零容忍”,但“拍蝇打虎”,好多“蝇”“虎”已是病入膏肓、危害严重、无可救药了。应该思考的是,这些人是如何走上台的?更该做的是,把好“入口关”,并把监督关口前移,对那些思想不正、动机不纯、行为不端者,做好防治工作,不给他们登台表演、以“声”作则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