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跑基层”不能“唯速度”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2-07-08 09:49:11  稿源: 宁波日报

  陆 仁   

  “新官上任三把火,风风火火跑基层”。对于新上任的领导干部而言,深入基层一线熟悉情况、调查研究,是履职尽责的“必修课”,也是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跑基层”不能掉入“唯速度”的误区。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缘于新近看到的一篇文章——这是一位履新不久的乡镇党委书记,撰写并刊发于省级权威刊物的经验体会。文中讲到,在其上任之初,为引进产业,创造更多老百姓就业致富的机会,用两天一夜时间,跑遍了全乡域55个自然村和社区,广泛听取村社干部的意见建议,摸清当地的资源优势。

  读完这篇稿子,笔者在为这位书记同志雷厉风行的作风感叹之余,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疑问:两天一夜,跑遍55个自然村(社区),这样的跑法,能行吗?值得提倡吗?除了马不停蹄地“跑”,这位“新上马”的书记,又掌握了多少“一手”情况,取到了多少真经?

  不妨先算一笔账。假定这位乡党委书记在两天一夜的时间里,跑遍了辖区内所有的基层村社,那每个自然村(社区)停留的时间有多少呢?就算工作日以10小时计,晚上以5小时计(后半夜应该是不太方便去跑的),摊到每个自然村(社区)的时间,也不足半小时。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交通欠发达的山区乡镇,面积有84.9平方公里,路上又该花去多少时间?

  再往细处想,这位书记是从县级部门下派的干部,人生地不熟,如果不是搞“微服私访”,一般不会只身一人往底下跑。按常规,乡里管片的领导、联村的干部、党政办的负责同志一干人等,是要陪着下去的。再则,乡一级虽不是什么大官,但主政一方的领导第一次下来,村(社区)“两委”的相关干部,也总是要迎候和参加汇报座谈的。为了给领导留下好一点的“第一印象”,提前“营造”一下环境氛围,也属人之常情。这样一算,又会牵扯不少人的精力。

  提出质疑,并非为了否定这位书记的“工作热情”。其“急急火火”往底下跑的初衷,应该是为了熟悉情况,了解当地的资源优势,引进产业创造更多老百姓就业致富的机会。但这种“风驰电掣”般的节奏,能不能“摸清”情况,就要打个问号了。有过类似工作经历的同志其实都明白,这样跑基层的日程安排,充其量只能“认认门、见见人、握握手、拍拍照”。打个照面,寒喧几句,板凳没坐热,就要赶下一场,想广泛听取村社干部的意见建议,恐怕难以做到。

  “唯速度”式的跑基层,跑不出与人民群众的真情,也跑不来发展的真经。一方面,调查研究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说,需要深入、深入、再深入。“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调研,难以掌握真正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如果以此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搞不好就要出洋相、闹笑话。再一个,这样的工作方式,看起来风尘仆仆、忙忙碌碌,一头扎到了基层一线,事实上,却仍旧是“水井中的葫芦”——看似在下面,实际仍浮在上面。这样的跑法,让基层捧场易,让群众叫好难。

  作风务实,工作才能扎实。如何跑基层,这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它反映出了一个领导干部对待基层、对待群众、对待事业的态度。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要求身边工作人员,“调研大概时间可以排一下,但不要精确到几点几分,得根据现场情况来定”;“基层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宁愿自己休息时间少一点,也要多听他们讲,向他们请教基层情况。越是基层来的,越是要让他们讲”(详见《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 习近平浙江足迹》一书)。一个开明、高明的领导者,总是善于拜群众为师,而不是“好为人师”。

  跑基层要谨防“唯速度论”。现如今,许多领导干部日理万机,“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但即便如此,有的时候还是要科学安排,尽量多挤出一些时间,放慢一点脚步,听听基层的想法、群众的声音。两天一夜跑遍55个村社的“典型”事例,还是少点为好。

编辑:郑晓华
 
专题: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 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是科学化人性化的防疫
· “职业考生”暴露唯名校唯分数的功利心态
· 别再折腾商家的招牌了!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