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自6月20日起,《宁波日报》在头版开设“我在一线”专栏,讲述“千名干部驻企纾困”精准服务的故事。连日来,同行们写的报道,我每篇都看,从中读出了一个有点共性的问题。
——市发改委的梁冬军、夏晖和北仑区经信局的黄少杰,走访位于北仑芯港小镇的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反映,“公司员工上下班通勤时间太长,对我们企业招人留人造成了一定影响”。
——市经信局的姚行之、市总工会的龚晓敏,到江北高新区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反映:项目建起来了,要水、电、气等各种要素保障;员工来了,要住宿、吃饭、出行、娱乐等各种配套;眼下最关注的是用电保障问题。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宋鹏,走访位于奉化滨海开发区的宁波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说,眼下正为招工不足而苦恼,用工缺口达500人。重要原因是,滨海开发区远离奉化城区,交通、商贸服务等配套设施不完善,而面临缺工困境的不止比亚迪一家。
——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宋建权和同事,赶往象山走访企业,排摸企业用人需求,企业普遍反映人才难招。雄豪机械科技(象山)有限公司负责人反映,“园区周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对口的工程师不好招”。
……
这个有点共性的问题是:企业落户工业园区,却遭遇了“招工难”“留人难”,很大一个原因是,园区配套跟不上,没人愿意来,或者来了待不住。企业开到哪里,就业者就会跟着到哪里。而企业无论开到哪里,都要用水用电用气,就业者不管走到哪里,都要住宿、吃饭、出行、娱乐。可以说,如果这些基本要素供不上,基本需求满足不了,企业就没办法正常运转;企业就算招来了员工,员工也会因为生活不方便、上班成本太高而“另择高枝”。
工业园区,跟单个企业、工厂相比,好比是一个“大企业”“大工厂”。所谓“店多隆市”,建立工业园区的目的,就在于将众多企业集聚在一起,设施共用,便利分享,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能耗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再就是,一个园区,往往是上下游企业共存,产业链供应链齐全,企业不出园区,就能各取所需。这不光能减少企业运行成本,利于竞争合作,还容易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激发企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加入。
从多名干部走访企业的情况来看,一些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并不完善,既给企业的招工用人和生产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也有损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必然会影响园区招商引资,最终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说这个问题是共性问题,从“我在一线”的几篇报道中,就可以看出来。它不光在多地存在,让多家企业头疼,也很显然,它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了,而是“早就这样”了。
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走访的干部都在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各地也应该反思一下。建工业园区,是用来集聚企业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职能部门应该心中有数,把工作做在前面,而不是“事到临头”了,才回过头去“问需于企业”。而且,这样的问题,企业应该早有反映,甚或一直存在,为啥没能及时掌握和解决,是不是工作机制和作风上存在什么漏洞和问题。
这次,乘着“千名干部驻企纾因”的风头,企业反映的问题也许很快会得到解决,至少会引起重视,但这不应该是一种结束,而应该是一种开始。对于像工业园区配套跟不上企业需求这样的问题,以及企业碰到的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有“民瘼如己疾”的危机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心用力地谋划好、解决好、服务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