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川
推进“两个先行”,关键在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近年来,我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时不时出现的腐败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提醒我们反腐败斗争须臾不可放松。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所采取的基本手段策略,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不敢腐,侧重于惩治和威慑,让意欲腐败者在带电的高压线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腐,侧重于制约和监督,解决的是腐败机会问题,让胆敢腐败者在严格监督中无机可乘;不想腐,侧重于教育和引导,解决的是腐败动机问题,让人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
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体现了内因和外因、自律和他律的辩证关系。可以这么认为,不敢腐和不能腐,更多的是属于外力影响之下的一种“他律”。而不想腐,是属于发自内心的一种“自律”,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内因。毋庸讳言,目前反腐败取得的成就,与始终如一的高压态势息息相关。愈来愈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愈来愈严厉的惩戒手段,使得愈来愈多的人不敢腐、不能腐。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腐败现象,还需要从人的思想观念和灵魂深处入手,让更多人自觉做到“不想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显然,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腐败现象由来已久、见怪不怪,充斥于各个时期的职场和官场。在世俗语境中,人们习惯把“升官”与“发财”紧密相连。“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很多人看来,升官的目的就在于发财,就在于为自己或他人谋好处。中国式“贪腐文化”可谓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世俗之人大多心存贪念,这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其实不只官场,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可能出现贪腐。一些老百姓痛恨贪官,对腐败现象常表现出义愤填膺之状,很大部分是出于欲得而不能的嫉妒。一旦有机会,有些看上去一身正气的人,与贪官相比很可能过犹而无不及。难怪有人说,如果失去监督,连停车场收费的大爷也有贪污腐败的可能。只不过,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除了贪点小便宜之外,少有“大贪”和腐败的机会罢了。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某种身份,手中有了权力,便有了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的机会,就有了贪腐的可能。权力越大,机会越多,官员面临的考验也就越大。没有一个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面对权力带来的好处和诱惑,如果缺乏足够的定力,很难做到心如止水、不为所动,并最终全身而退。
按理说,领导干部受党组织教育培养多年,应当具有不同于常人及封建官僚的修养和境界,自觉远离贪腐。可事实上是,有的人或许一开始尚有独善其身之愿,却最终经不住人情世故的考验,被“捧杀”和遭“围猎”;有的人心存侥幸,不相信自己会成为那个伸手被捉的倒霉之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等身陷囹圄之时方追悔莫及;有的人随着职务的升高而自我膨胀,不知敬畏,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终将自己送上不归路……导致腐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在于修为和定力不够,心底的贪念未根除,“不想腐”的思想根基没有打牢。
面对腐败顽疾,惩戒和监督制约必不可少,要让更多的人不敢腐、不能腐。与此同时,应大力宣扬清廉文化,在全社会弘扬清廉正气,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加强教育引导,让各级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提高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每名党员干部应不断正心修身,善破“心中贼”,提升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常思贪欲之害,常葆警觉警醒,切实增强“不想腐”的定力和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