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明州论坛
擦亮“甬有善育”金名片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2-07-28 10:10:57  稿源: 宁波日报

  徐 川  

  近日,市政协召开专门会议,聚焦“甬有善育”开展民主评议,为持续深入开展这项工作建言献策(7月26日《宁波日报》)。

  “甬有善育”是我市要打造的七张民生“甬有”金名片之一,其目标指向为0岁至3岁这一最柔弱群体,因此格外引人关注。给予0岁至3岁婴幼儿特殊关爱,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照护服务,受惠的不仅是婴幼儿群体本身,更有其背后许许多多个家庭。它解决的不仅是育儿家庭“急难愁盼”问题,事关民生福祉,同时事关城市未来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人口结构,需要保持稳定的生育水平。近年来,我市家庭生育意愿持续下降,去年人口出生率为6.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过去谈及生育,更多的人是“想生但不让生”,如今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人们却“不愿生”或“不敢生”。今年年初,我市卫健部门针对0岁至3岁婴幼儿家长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计划再生二孩或三孩的仅有11.6%。

  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很多,如:高企的房价、高昂的教育成本以及女性职业发展影响,等等。其中婴幼儿照护服务跟不上需求,是重要原因之一。孩子出生后无人照料,没有精力抚养,让一些人对生育孩子“望而却步”。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可提供各类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约3.2万个,其中普惠性托位约占60%,每千人口托位数3.35个。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构建均衡优质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意义重大,迫在眉睫。我市提出,“十四五”期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5个,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要实现既定目标,进一步擦亮“甬有善育”金名片,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各部门协同发力、精准发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优先发展社区托育服务。社区是连接社会、政府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更是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重要依托和主要渠道。目前,按照新建居住区每千人口不少于9个托位、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每千人口不少于6个托位的标准,当前社区托育服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应细化政策措施,积极鼓励社区将托育服务与社区综合公共服务相结合,确保新建小区同步规划、配套建设托育设施,并采取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发展社区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就近解决居民托育服务需求。

  进一步盘活幼儿园资源。支持发展“托幼一体化”模式,新建幼儿园按有关标准配置托位,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办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重点招收2岁至3岁幼儿。相关部门应在生均经费补助、保教人员编制核定、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必要的倾斜扶持政策。同时,对一些生源不足的幼儿园,进行资源整合,尝试转型开办专门托育机构。

  支持单位举办福利性托育机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事业单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不敢干”“不会干”“不想干”的问题。为此需要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加大支持和指导力度,让用人单位放心大胆干,积极探索独立兴办、联合共办、第三方承办、公助民办等多种模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让“带娃上班”成为可能。

  鼓励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个人通过市场化手段,举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形成多元化服务格局。对管理规范、符合相关条件的机构给予适当经费补助或奖励。同时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备案登记、信息公示、综合监管等制度,减少脱管和失管现象。

  加强家庭养育指导。目前,家庭养育依然是社会主流的育儿方式,有超过九成的婴幼儿由家庭照料。但家庭养育中也存在养育观念老旧、养育知识和养育技能不足等问题。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培训和指导,为家庭提供更多的科学养育知识支持。以困难家庭为重点,探索建立托育家庭补助机制,尽可能减轻育儿家庭经济压力。

编辑:郑晓华
 
专题: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 不再查验核酸证明 是科学化人性化的防疫
· “职业考生”暴露唯名校唯分数的功利心态
· 别再折腾商家的招牌了!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