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草
“从不足50只到超过150只,这是里程碑式的回升”。在“中国这十年·浙江”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被称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出现在成绩单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盛赞象山为“神话之鸟”营造了良好栖息环境,为中国濒危动物保护提供了新模式(9月11日《宁波日报》)。
这,只是宁波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努力的一个缩影。宁波地处东海之滨,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拥有广阔海域,众多海湾、岛屿、岩礁和森林,孕育着丰富、独特的生物及自然生态系统,是我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多年来,我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写下一张张高质量的“绿色答卷”。
要“吃海”,先得“养海”。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我市全面实施伏季休渔制度,科学开展增殖放流,近五年放流大黄鱼、乌贼、对虾等51亿尾。我市建立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海洋公园,为维护生物多样性留足生存空间。除中华凤头燕鸥外,为拯救极危物种、堪称活化石的镇海棘螈,人工繁育棘螈近千尾,其野外种群已趋于稳定……
不过,即使像宁波这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模范生,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公众保护意识和参与程度有待提高。比如今年,海曙区先后发生两起居民上山乱挖野生杜鹃花和兰花植株案件,当事人均受到法律严惩。这既表明司法机关对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生物多样性行为毫不手软,也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构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加速发展,由于资源开发等人为活动,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威胁,洪水、泥石流、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受益者,也应当是参与者、维护者和贡献者,只有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大家共同担当、携手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才会有更好效果。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细心的人可能已经注意到,一度难觅踪迹的喜鹊又回来了,宁波重现“明月别枝惊鹊”美景,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境好转。曾经,我市空气、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鸟类生存。近几年,我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持续上升,去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350天。实践证明,环境好坏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成色。为给生物多样性加分,我们应该千方百计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减少使用农药、化肥;出行尽量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和餐具的使用;生活污水切勿直排河流、湿地,生活垃圾不要乱扔且分类投放,避免污染物进入土地、水源和空气……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可以使生物丰富多彩,让山川绰约多姿。
杜绝竭泽而渔。物种的灭绝和更替本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自然状态下的物种演替速度十分缓慢,但过去100年,由于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百倍以上。自然法则警示人类,所有物种是相互联系的,若一个特定物种灭绝,整个生命之网将受到影响。人类并非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超级物种,如果无节制地征服和索取,终将难逃自我毁灭的命运。为使地球充满生机,我们应该积极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采取可持续的做法,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比如,大力植树造林,防止只砍伐不修复;不盗猎野生动物,拒绝食用“野味”,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不吃子孙饭,搞过度放牧养殖;不乱开矿,人为增加荒漠化、石漠化;更不能做捕幼鱼、电鱼、炸鱼、张网捕鸟等“绝户”蠢事。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绝非一日之功,不能急功近利。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绿色生态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