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弓
前些天,“浙江公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新闻,标题为《扫黑队长天天出门戴墨镜,背后故事惊心动魄》。
这条偏长的微信,讲述的是宁波余姚市公安局扫黑除恶大队长房敏杰动人心魄的故事。
2018年初,中央部署启动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由于房敏杰再三请缨,他又回到了刑侦岗位。此前,因为右眼被确诊为“脉络新生血管膜黄斑”,治疗后视力仅为0.3,他离开了刑侦岗位。
三年来,余姚警方累计摧毁涉黑团伙100余个,擒获犯罪嫌疑人981人,破获相关案件1468起,各类战果位居宁波市前列,其中房敏杰功不可没。他也因此被列入公安部打黑除恶专家人才库。
不过,房敏杰也遇到过让他心里没底的案子。他们遭遇的那个对手,是一名“高智商”罪犯。为钻法律空子,该犯专门前往北京某知名大学进修法律,还懂得如何利用媒体和舆论。该犯与其同伙以“群众监督”为幌子,对企业及个人进行恶意举报,并以此牟利。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来,这个犯罪团伙通过网上信访、问政平台、领导信箱等渠道,发帖举报4000多条。他们每盯上一名对象,不达目的不罢休,直至对方上门“花钱消灾”为止。一名年迈的卖笋老人,被他以“三无产品”为由敲诈勒索,被逼得向他下跪磕头。民警如果触犯了他们,他们也是故伎重施。如果找不到投诉民警的理由,甚至会跟踪他们的家人。这个团伙就是如此用种种手段谋取非法利益,扰乱公共秩序。余姚市公安局的民警心里清楚,打击这样的恶势力,难度比较大,搞不好,被他们咬住,还可能惹一身骚。
面对如此恶人,余姚市公安局局长斩钉截铁:老百姓觉得该打,哪怕输了也要干!房敏杰暗下决心:哪怕被报复了也要干!凭着这股子劲,不到两个月,房敏杰和他的同事们硬是在“零口供”的情况下,用如山的铁证,将嫌疑人悉数抓捕。今年7月,该团伙主犯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其他4名团伙成员均被判处有期徒刑。消息一传出,群众拍手称快。
读完这篇5000余字长文,让人印象深刻并特别钦佩的,是余姚市公安局局长那句“老百姓觉得该打,哪怕输了也要干”的钢铁誓言,是扫黑除恶大队长房敏杰重伤争上火线的英雄行为。
如此激情澎湃的情景,在战斗岁月里,屡见不鲜。先辈们那些发自内心的誓言,印证了共产党人忠于人民的铮铮铁骨和面向困难的坚强意志,激励着军民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夺取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反映当时历史的电影、电视剧重现那些情景时,观众无不群情激奋、热泪盈眶。
可是,说句实话,经过几十年的和平生活,这样的激情场景渐渐消退,越来越难得见到了。现实生活中多见的,往往是另外一些情形。工作中遇到困难,能拖则拖,能推就推,哪怕是有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工作中遭遇风险,可能要承担一点点责任,或者牺牲一点点个人利益,便缩头缩脑,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最好连边也不沾上一点,哪怕它是群众呼声强烈的“老大难”。反之,如果是有利可图的“美事”“肥差”,那就一反常态、趋之若鹜。
因为有此般现实存在,网上有人多次呼吁那些“激情岁月”能够重现。余姚市公安局的这次扫黑除恶斗争,正是因为民警们心中拥有群众利益至上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公安工作有其特殊性,但这种一事当前首先想到群众、明知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也毫不退缩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同样需要,十分珍贵。
我想,“浙江公安”发布的这条微信,之所以能被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其价值就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