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
近日,自媒体“丁香医生”与权健公司之争,将权健公司及保健品行业推至舆论风口。“丁香医生”在原创文章中称,三年前曾有位患癌女童放弃化疗、服用权健抗癌产品、最终病情恶化身亡。目前,天津市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公司展开核查。(12月27日 人民网)
打开权健公司官方网站,我们可看到权健公司将创始人束昱辉称作是“古老秘方传人”;在其官网首页宣传片中,也称创始人“十几年来收集古老中医药秘方600余副”。“古老秘方”通过产业化途径变成产品,产品再凭借“秘方”的身份有力推销,这才堆砌出了“丁香医生”口中的“百亿保健帝国”。
在此次“丁香医生”与权健公司之争中,公众舆论明显倾向“医生”一侧。公众的立场很容易理解:首先,权健公司自称创始人掌握六百余副“古老秘方”,可这六百余副“秘方”是否真实存在?有何真凭实据?其次,倘若“秘方”的确存在,其科学有效性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在公众面前检验?再次,即便依“秘方”制成的产品确有功效,“鞋垫可治心脏病”、“火疗可用于全身所有部位”,这类说法也未免太言过其实了些。说到底,无论对于权健公司,还是对于整个保健品直销行业,公众最大的质疑都在于其产品及疗法是否具备科学依据、其营销方式是否合法合规。
“丁香医生”文章内容是否属实,我们无从得知,只能等待有关部门调查结果还原真相。不过,“丁香医生”至少一针见血地诘问了保健品直销行业:是否混淆了“保健”与“治病”?是否混淆了“治病”与“包治百病”?这一基本概念的混淆,直接影响了公司理念,进而影响了底层经销商的营销方式,让“包治百病”、“有神效”成为口头禅,却又讲不清“神效”的原理如何、依据在哪,最终将被简化了的、甚至驴唇不对马嘴的“科学依据”广泛传播,给自己留下一顶“伪科学”的帽子。
“秘方”再神,也不能与科学脱节;“秘方”虽“秘”,也应该将其科学原理公之于众,否则“秘方”功效就无法对证,公众也就无法被说服。摘掉“伪科学”的帽子、不打科学概念的擦边球、不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不利用公众对某些科学知识的普遍误解,这才是一个胸怀理想使命的民营企业该肩负起的重任,而不是只将“普惠公众”甚至“造福人类”随意挂在嘴边。保健品企业并非不能以营利为目标、并非不能运作资本,但前提是务必要将产品根基夯实,将不良销售风气扭正。如何夯实、如何扭正?既靠企业自律:少些吹捧、多些踏实,对产品功效有一说一,不夸大其词、讲科学依据,这就足以服众;也靠职能部门监管:对虚假宣传严惩不贷,让无效甚至有害产品无容身之处。只要能紧贴科学,公众就不至于谈保健品色变,确有神效的“秘方”也就能真正与生活融为一体、造福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