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汽车业反垄断滞后 该有一部“指南”了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06-12 13:14:31  稿源: 每日甘肃网

  张国栋

  据报道,沉寂了三年多的汽车业反垄断在近日又掀波澜。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对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实施纵向垄断协议依法作出处罚决定,被处以罚款1.628亿元。业内普遍认为,当前汽车产业纵向价格限制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汽车零整比高,配件销售和售后服务价格高,隐性消费多等问题亟待解决。(6月11日《证券日报》)

  舆论注意到,长安福特被罚并非国家相关部门对汽车行业垄断行为开出的首张罚单。早在2014年8月份,湖北4家宝马4S店就因非法统一收取PDI检测费而被分别处以最高93.79万元的行政处罚,这成为国内汽车业反垄断执法第一案。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对汽车领域反垄断罚单已超过23亿元。

  但由于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法制基础薄弱和垄断行为的隐蔽性,让反垄断平添了很多困难和阻力。由于汽车是充分竞争产业,所以在生产端不存在垄断的问题。但是在经销端,却可能因为区域封闭和资源独占等问题造成局部垄断现象。

  一方面,目前的汽车行业反垄断主要依靠企业主动坦白、经销商积极举报和行业媒体曝光等外部力 量推动。企业内部消息封闭,垄断行为秘而不宣,外部力量很难获得证据。同时,现行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了法律执行的难度,结果让汽车业反垄断要么不精 准,要么不给力,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汽车业而言,反垄断法在国内是比较滞后的,缺乏一个演变过程,所以存在很多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那么,汽车业反垄断需要有一部“指南”,正是现实的呼唤。

  事实上,作为汽车业反垄断的利器,《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草案于2015年10月底就已完成初稿,2016年3月份征求意见,但至今仍未最终出台落实。分析其因,汽车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涉及产业链长,牵扯利益较多,需要谨慎“指南”而不宜贸然出台。但垄断是万恶之源,权衡利弊,无论着眼现实还是考量长远,无论对于行业发展还是市场消费,“指南”都不应再被“搁浅”下去,应当断则断,尽早出 台。

  可以设想,只要集思广益,兼顾各方,对症下药,《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出台后,必将给经营者提供更为清晰的行为指导与合理预期。同时将促进反垄断调查执法的有效性和透明度,保障被调查企业的抗辩权,维护市场秩序。说到底,虽然反垄断案件是复杂的,但中国汽车业常态化、制度化、与国际接轨的反垄断调查执法,将为中国汽车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维护消费者利益,带来新的保障。这是最大的“公约数”。 就此而言,出台“指南”便是大势所趋,在所必须了。

编辑:郑晓华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要建更有效资本市场
· 养狗:责任和权利一样大
· “职务犯罪低龄化”,年龄不是要害问题
· 破解择校热难题,“名校+”加什么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最多跑一次”不该有迈不过去的坎
这样的“有偿代办”还是没有的好
观点集粹(gdjc)
下班不发工作信息?减负落实喜忧参半
“为工作群所累”的根源是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