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网约车乘客因物品遗失而与司机发生的纠纷比较多,目前国内尚未有网约车平台制定规则或标准以解决此类纠纷。11日,《滴滴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外公示,拟进一步优化滴滴网约车平台协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的流程与机制。(6月12日《扬子晚报》)
网约车已经成为百姓日常出行的一种重要选择和方式,然而围绕乘客在乘坐网约车过程中不慎遗失物品而导致的乘客和网约车司机之间的纠纷和矛盾也日益增多。滴滴方面表示,从2016年开始滴滴客服就成立物品遗失专组,专门协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近3年来,将乘客遗失在滴滴网约车上的物品的平均找回率提升了近三成,从38%提升至68%左右。
尽管乘客遗失物品的找回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仍旧有30%的物品无法顺利找回。这不仅仅损害了乘客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网约车司机的整体形象,影响了整个网约车行业的良性和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滴滴围绕乘客遗失物品找回问题制定规则和标准,建立流程和机制,无疑算是填补了国内整个网约车行业的一个空白,既具有指导意义,也具有标本意义。
滴滴对外公示的《征求意见稿》围绕乘客乘坐网约车造成物品遗失以后滴滴公司、网约车司机、遗失物品的乘客,以及后续乘客四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这样一来,有利于在遗失事件发生以后,各方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最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维护遗失物品乘客的合法权益,避免利益受损,同时也维护整个网约车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滴滴公司的《征求意见稿》公布以后,不管是媒体还是网友,都注意到了一个亮点所在,那就是乘客下车前需注意携带自己随身的物品与行李,因自身疏忽导致物品遗失的,应尽量自行领取物品。如无法自行领取,可与捡到物品的司机协商送还方式、时间,送还物品的合理费用,如保管费、乘客承诺的奖励、运输费等。尽管这只是《征求意见稿》中诸多条款的一条,但是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为很多网约车乘客认为自己的物品在网约车上遗失了,所以网约车司机有责任帮助自己义务送回,但是站在网约车司机的角度,遗失物品是乘客自己的过失,并非自己的责任,自己没有义务帮助送回。即便要送回,也应该由乘客支付必要的保管费、通讯费、运输费等等。由于双方意见不统一,不但容易发生纠纷和矛盾,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多数网约车司机也没有动力帮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当然更谈不上主动送回了。
而现在有了滴滴版“有偿送回”,也就减少了网约车司机送回物品的阻力,同时也鼓励了网约车司机在发现乘客遗失物品后能够主动帮忙保管,主动联系乘客等等。当然了,这一规定要想得到很好的落实,也离不开乘客自己的配合。毕竟“拾金不昧,归还有偿”的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如果总想着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利益,不管是从现代法治理念还是从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看,都是站不住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