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张弓慢评
给员工一个“吐槽”的机会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06-19 10:52:06  稿源: 宁波日报

  张弓

  出门打车,一般不打“滴滴”,因为它的负面新闻有点多,感觉不太安全。最近有关“滴滴”的一条新闻,却使我不得不给它点了个赞。

  据蓝媒汇披露,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7周年之机,开了一次本公司史无前例的“吐槽会”。会议开始,没有领导讲话,一上来就让参会者“开门见吐”。有权吐槽者,主要是员工,还有乘客代表,内容涉及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战略规划调整过于频繁、内部协作效率不高、导航定位有偏差、派单规则司机乘客不理解、打车排队时间太久等。调薪制度不合理被认为带有“侮辱性”,客服应对投诉总是同一句话——“抱歉了,确实给您带来了不便”,被调侃为“以‘不便’应万变”。各部门管理者作为被吐槽对象,全在现场听着,就是最上层的领导,也不能幸免。公司总裁柳青被吐“傻白甜”,创始人兼CEO程维,他“开会讲话时间长”也被提出了批评。

  这些内容说不上犀利,听者也不至于红脸、出汗,但这是在根本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习惯的民营企业里,是在老板面前任何时候不能说“不”的氛围中,而且两位顶层领导还都是40岁上下的年轻人,有勇气开这样的会,还是挺难得的。公开场合向公司吐槽,员工们还是有顾虑的,有的甚至担心因当面向老总提批评被开了。有位叫朱晨宁的员工,参会前已经写好了求职简历。

  读了这条新闻,还使我想起了在部队时的一次军人民主生活会。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首长面前只能说“是”,不能说“不”,这是迈入军营的新兵首先接受的训示。可是,临近年底,连队召开了军人代表大会,内容就是战士向干部提意见,干部全部到场,任务就是坐着听和记,不能解释,不准反驳。会前动员时,指导员除了向大家说明这是发扬军事民主的传统方式之外,有句话特别让人印象深刻:“你们管了人家364天,让战士管你一天,就受不了了吗!”原来,“服从命令”与“发扬民主”,并不对立。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现在的民营企业,能让员工公开吐槽的,未曾听说过。不会或者不愿运用这个法宝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一些。不懂得让员工批评领导能带来多方面的良好作用,此其一。放不下架子,抹不开面子,让员工在大庭广众中批评自己,没有勇气,此其二。心存“职位高等于水平高、财富多就是主意多”的盲目自信,此其三。不信正道信邪道,不敢公开面对员工向自己吐槽,暗地里却喜欢收集个别人发来的“小报告”,而且深信不疑,此其四。

  员工们长期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在很多问题上,他们有发言权。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能思考的一族,再加上网络信息丰富快捷,人际交往广泛深入,作为被管理者,他们的一些感受和想法,不少是有价值的。经常听听员工的批评、建议,接接地气,对各项工作都有助益。“小报告”也是信息,但热衷此道者多出自私心,传递的信息难免失真,而公开吐槽面对的是大众,胡说八道会遭众人质疑,所以准确度高很多。有句话流传长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总有一得”,何况,管理者未必都是“智者”,员工们肯定不都是“愚者”。在一个企业里,管理层如果长期无视员工的感受和想法,不提供正常吐槽的机会,他们只能在私下发泄,积累久了,积极的意见会转化为消极的牢骚,良好向上的情绪,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消极因素。

  “滴滴”想到了这一招,可能是因为最近受到的舆论压力比较大,企望通过发动员工共同反思找差距,以推动企业走出困境。“吐槽会”能达到什么效果,现在下结论有点早。一次“吐槽会”,能否产生如程维在会议结束时所说的,“‘吐槽会’就像照镜子,给‘滴滴’注入开放自醒基因”这样的预期效果,还需要观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坚持真诚地发扬民主,虚心地听取员工和乘客的意见,并努力去改进落实,情况一定会好起来。“滴滴”的“吐槽会”史无前例,但愿不会空前绝后。

  批评与自我批评之所以被一直提倡,就因为它对反思工作、改正缺点有利,对激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有益,能增强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可见,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这一优良作风在新时代仍需发扬光大。

编辑:郑晓华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要建更有效资本市场
· 养狗:责任和权利一样大
· “职务犯罪低龄化”,年龄不是要害问题
· 破解择校热难题,“名校+”加什么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最多跑一次”不该有迈不过去的坎
这样的“有偿代办”还是没有的好
观点集粹(gdjc)
下班不发工作信息?减负落实喜忧参半
“为工作群所累”的根源是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