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辣评原创
孩子拿奖拿到手软,有人数钱数到手软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9-11-12 10:24:50  稿源:

  夏熊飞

  在高度重视孩子素质培养的当下,让孩子学习一两门甚至更多艺术,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但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抓住家长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都能获奖,不少孩子拿奖拿到手软。在看似光鲜的表象背后,一些家长其实有难言之隐,有的甚至大呼上当(11月11日《半月谈》)。

  随着各类校外艺术培训的风生水起,与之对应而生的各类“大奖赛”也颇有泛滥成灾之势。种种赛事中,当然也不乏正规、含金量高的比赛,但绝大多数比赛虽然也挂着“国际”“全国”“中华”等高大上头衔,可实际上不过就是些培训机构私自操办的“野鸡赛事”,既没有多少官方公信力的加持,在业界的认可度也是寥寥无几。

  这类赛事的特征往往是“凡学皆比赛,凡赛必获奖”,而且参赛门槛极低。正如报道中提到的一个全国性书法大赛,获得金奖的共有42人,银奖和铜奖则更多;而在吉林的一项舞蹈比赛中,孩子和家长从入场到退场一共10分钟,孩子在台上表演,台下只有家长,没看到一个评委。赛后,一个工作人员叫家长去搬箱子,里面装的全是晶莹剔透的奖杯,每人一个,随便拿。

  这样的比赛,哪还有公信力与含金量可言,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家长与赛事主办方完成了一场“合谋”。家长替孩子拿到了求学成长路上的所谓“敲门砖”“垫脚石”,而主办方则通过收取参赛费、培训费、指定餐饮住宿等方式赚得盆满钵满。

  看似双赢,但却依然无法逃脱“买的没有卖的精”的套路。主办方利用家长担心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和相互之间的攀比心理,将这类比赛被吹得天花乱坠,仿佛比完赛拿到奖孩子就即将“走上人生巅峰”。可实际并非如此,在“凡学皆比赛,凡赛必获奖”的语境下,说“一纸奖状”等于“一张废纸”丝毫不为过。而且即便含金量高,对孩子的升学也不会起到太大作用,因为今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孩子拿奖拿到手软,可能除了表面的风光之外,对孩子对家长没有太多实质益处,反而要因此付出不小的时间精力以及经济方面的成本,但各类赛事的主办方数钱数到手软却注定是板上钉钉之事。家长们还是要擦亮眼睛,参赛不可贪多求全,即便想以赛促学也要选择正规机构主办的、具有一定含金量的赛事,否则就纯粹是给他人作嫁衣,成了“野鸡赛事”主办方的摇钱树。

  当然,除了家长要理性带孩子参赛外,监管部门也不能对良莠不齐的各类赛事听之任之。对于种种有名无实、收钱发奖的赛事,该取缔的取缔、该整顿的整顿,只有净化了风气,赛事方能回归本真,达到检验水平和锻炼的效果。

编辑:郑晓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家谈专题
· 从任达华被刺案,反思公共安全漏洞
· 由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反思“微笑服务”
· 医保药店保健品被“一刀切”有懒政之嫌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消费信贷激发下沉市场 拉动内需添新动力
“双11”带货促销明星代言莫“胡言”
观点集粹(gdjc)
没听说过的“探亲假” 该不该退出历史舞台
取消探亲假?太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