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
有人说,日本是世界上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近日赴日旅游,所见所闻,叫人感同身受。街道干净整洁,不设垃圾箱,不见烟蒂、果皮、纸屑等垃圾,也罕见保洁人员。有人惊呼,日本的垃圾到哪里去了?原来,日本人把出门产生的垃圾都装在自己的包内带回家,从不乱丢垃圾;饭店里用的是小而精的餐具,客人吃完一份不够再点,难见满桌的大鱼大肉;超市里卖的是净菜,不能食用的部分早已留在了生产基地……
国内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扎实有序开展,若能借鉴国外城市的先进做法,从减少源头垃圾做起,相信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么减少垃圾呢?完全照搬他国经验未必可行,但以下三点应该是可以逐渐做到的。
一是抵制过度包装。商品是用来吃或者使用的,但是一些厂家不在商品的质量上做文章,而是在商品的包装上下功夫。商品本身很小,然而有的包装里三层外三层,豪华气派。购买者取出商品,留下一大堆无用的垃圾。因此,要抵制、反对过度包装,提倡简洁、实用包装。
二是改变生活习惯。提倡节俭健康,反对奢侈浪费。无论是家人就餐还是朋友聚餐,都应以吃光为荣、剩菜为耻。餐厅经营者要引导消费者“光盘”,设立“光盘”奖,鼓励打包剩菜回家,对吃不完不带走的可加收厨余垃圾处理费。逐渐改变国人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的请客吃光是小气,吃不完才是客气的不良风俗。
三是实行垃圾收费。在我国,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历来由公共财政支撑。近来,为了快速推动垃圾分类,厨余垃圾袋也由政府免费提供。然而,在新西兰,印有特殊厨余标志的垃圾袋需要居民自己购买,因为它包含了垃圾的收集与处理费,其价格远高于普通塑料袋。我们不妨借鉴他们的做法,用经济手段倒逼人们减少垃圾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