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流量高地更要守好权益之“门”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0-11-24 10:06:00  稿源: 浙江日报

  慕江

  近日,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通过对10月20日至11月1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今年“双11”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不合理规则两个方面,并点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带货“翻车”和李佳琦直播间“买完不让换”等。

  “直播”,可以说是2020年度最火的关键词之一,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今年有望达到5.26亿人。在直播几乎成为“卖货标配”的今天,行业的乱象也不容忽视:有些主播夸大其词、货不对板;有些主播“流量造假”、疑似刷单;更有一部分商家只顾着聚流量、扩销量,售后服务迟迟跟不上。

  头部主播动辄带货10多亿元的光环,造就了“万物皆可带,全民皆可播”的红火。然而,不是每个商家和产品都能在直播中迎风起飞,赚得盆满钵满,利益驱动下的市场难免会有乱象。边看视频边下单的消费体验让“剁手”变得更加有趣,但跟着主播“买买买”并非毫无风险,问题产品退货难、维权难成为直播经济的短板。

  直播再火,也不能让消费者的“心动”变为“心痛”。近日,某平台的头部主播团队在直播间销售的即食燕窝疑似糖水一事持续发酵。相关人士在产品检测后提出了进一步的质疑。尽管事情的真相尚待进一步核实,但是如果只顾眼前利益,罔顾消费者权益,这样的短视行为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在今年“双11”前夕,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网络直播侵害消费者权益类型化研究》报告,梳理了7种直播带货的“坑”,其中就包括虚假宣传、退换货难等。在“双11”这样的年度购物狂欢之前发布这样的报告,让消费者懂得如何辨别“坑”、懂得“绕着走”“躲着走”,固然是一份温情的善意,但监管部门面对这样的“坑”恰恰需要“迎着走”,走在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前面,如此才能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此次“隔空喊话”几位头部主播,正显示出官方的鲜明态度:流量高地绝不是法外之地,直播里的“坑”必须用法律、用严厉的查处等手段一一填埋。

  风头正劲的直播带货,正在经历一轮迅速祛魅的过程。从平台备案许可到主播实名认证,从建立审核制度到出台《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一个更为规范、更为健康的行业秩序正逐步形成。流量并非“原罪”,相反它可以是成就事业、造福消费者的载舟之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用好流量,这是所有主播都需要上好的一堂必修课。

   

编辑:郑晓华
 
让宁波夜经济在烟火气外再多些文化味
· “过寿老人下跪”事件警示农村公共安全
· 纾年轻人“社恐”困局,需善处虚拟世界
· 惩戒教育法规当成为现代教育的有力支撑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