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青
习总书记讲过不少引经据典、富有深意,对我们青年人以启迪的经典语录,也因其知青的经历讲过不少“接地气”的大白话,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城镇化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愁是一种情怀,是对故土的留念,是一种记忆,是对文化的认同,是精神的寄托,更是我们的根。习总书记强调的是,我们在城镇建设中,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
最早知道乡愁是余光中先生的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先生通过这些具象的事物表达自己的乡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亦是。当前,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这就必然带来更多背井离乡的人,在物质满足之后产生乡愁。一种文化符号、一个文化记忆、一处历史遗存,那种充分融入感情、灵魂、文化的城镇才会成为现代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能割舍的乡愁记忆。
记得住乡愁,就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山水形胜、注重历史遗存和文化标志。“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要在此基础上把握城镇发展的脉络,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不能一味倚重物质主义、大干快上、长官意志,甚至在改造的同时将固有的文化遗产推倒,建起来的却是一片文化沙漠。这种不考虑传统、不考虑布局、不考虑宜居的建设将是对历史发展的不负责任。龙山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徐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龙山镇利用辖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挖掘历史文化、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着力开发现代生态旅游业,积极打造旅游生态宜居功能区。目前已成为我市旅游产品的支柱和典范。
记得住乡愁,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民风民俗,注重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一座民居的设计、一个小城镇的建设、一个城市社区的规划,都应该蕴含着历史的情感和文化的记忆。王澍先生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将现代的建筑风格和宁波的历史文脉结合在一起,尤其是瓦爿墙,成为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他把历次城市改造和民居拆迁中老房子的青砖片瓦,用心保留下来做成外墙,相当于把历史砌筑进了博物馆使博物馆自身也成为展示历史的一部分。这种理念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历史不单单是书上的文字,不经意间历史就在你的身边。那种追求奇、特、怪,那种盲目照搬外国的设计,那种死搬硬套古代的建筑式样,都不能算作创新的文化,也不是宜居的标志,当然,也不可能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记得住乡愁,就是在城镇建设中,要注重文化遗存的保护。要保护那些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和古村名木,甚至包括那些很讲究的街巷规划和建筑小品的点缀。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特色以及几百年永续传承的文化记忆。不说杭州、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发展和历史遗迹保护两者之间所做的让步和努力,拿我家乡横河来说,东畈村寺下有一颗古樟,据说已有千年历史,东畈村在村庄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古树的健康生长放在第一位,对古樟实行“一树一策”保护修复工程,至今,古樟仍健康强壮,焕发着青春,成为着一代代东畈人的乡愁记忆。
想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就得留得住青山和绿水;想要记得住乡愁,就要留得住根。我们期待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体验,更期待那些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跃然呈现在眼前。我相信,历史的印记不会消散,文明的诉说也不会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