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甬上观潮  >  焦点话题
数字化改革开启浙江改革新征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20-12-21 10:00:32  稿源: 浙江日报

  浙里改

  未来已来。“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已然开启。

  这个时代,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云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数字技术是未来竞争的利器,人工智能是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工具。数字革命成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

  这个时代,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数字化浪潮给我国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挑战。

  这个时代,浙江迎来建设“重要窗口”的新使命,迎来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三大科创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新时代文化高地、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的“四高地两区一园”宏大蓝图正徐徐展开。

  数字化改革,顺势而立、应运而生。

  一

  历史地看,任何一项重大改革的确立,都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数字浙江是全面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性工程。”2003年1月,在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提出“数字浙江”建设。同年7月,“数字浙江”建设上升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

  历史性决策,彰显历史性贡献。

  此后,历届省委省政府锚定“数字浙江”建设,一以贯之抓落实。“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等重大改革接续推出、次第开花,为浙江发展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双腾飞。

  十七年后的浙江,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热土。全省建成5G基站5.67万个,建成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20个,“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构建。以数字科技创新为关键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成效显著,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10个省市级人才创新综合体正式运营,城西科创大走廊正成为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893.9亿元,增速高于同期GDP8.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提升至10.7%。数字经济就是浙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能、创业创新的主阵地。

  十七年后的浙江,已成为中国数字治理的典型。政府数字化转型走在全国前列,“8+13”重大项目取得重大成果,改变了传统的人工为主、单部门执行的治理模式,海量数据转化为强大数力,推动政府职能优化、方式转变、效能提升。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新华三等知名数字企业不断涌现,数字就业、数字医疗、数字交通、数字文体、数字教育、数字养老等新业态新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数字化制度标准体系初具雏形。

  11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上,一批最前沿科技成果闪亮“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多类互联网主体全方位接入技术,之江实验室基于自主知识产权芯片的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阿里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软硬一体化虚拟技术架构“神龙”……这些科技成果,展现了浙江数字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担当作为。

  从另一个视野看,“数字浙江”的风生水起,离不开“数字政府”的牵引带动。

  2017年5月,浙江召开第一次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专题会(后改名为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专题会),之后坚持每两月开一次。2018年1月,浙江提出政府数字化转型,以“政府理念创新+政务流程创新+治理方式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四位一体架构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式变革正式启动,浙江“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期。

  双月例会制度、专班运作推进、组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成立数字浙江公司……在时任省长袁家军同志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全省政府数字化转型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协同的工作机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呈现出一条从碎片管理到系统治理、从部门转型到整体政府转型的螺旋式上升轨迹。

  面对群众企业的办事烦愁,加快打造“掌上办事之省”。开发运用“浙里办”APP,汇聚全省医院诊疗挂号、交通违法办理等650项便民服务应用,实名认证用户5300余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30万。“浙里办”,已成为群众企业办事“一站式”服务窗口。

  面对机关内部的运行堵点,加快打造“掌上办公之省”。开发运用“浙政钉”APP,覆盖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小组(网格)六级组织,上线决策辅助应用1278个,建立内部工作群50余万,用户突破141万。“浙政钉”,已成为各层级联动、各部门协同的线上工作平台。

  面对执法监管的短板弱项,加快构建线上执法监管体系。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升级“基层治理四平台”,上线运行全省统一执法监管系统,全面推行非现场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综合查一次”“信用+执法监管”,掌上执法率超90%,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差异化监管和制定扶优限劣措施的依据,监管效率和执法效能大大提升。

  面对城市治理的复杂难题,加快构建“城市大脑”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全数集成、万物智联的中枢系统,强化利民、惠企、治理等各项功能,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杭州“城市大脑”系统治理的创新成果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

  面对公共场所的治理需求,创新实施服务大提升行动。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全省交通设施、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商圈、市场、公共体育场馆、医疗场所、车辆检测站、城乡公共厕所等9类13万个公共场所强群众体验、优服务环境、提治理效能。杭州火车东站推出人脸识别进站、厕所智能引导、临时身份证自助办理、出租车智慧调度、应急救援在线协同等场景应用,着力打造数字治理“第一站”。

  ……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政府数字化转型积累的丰硕成果、形成的显著优势,为我们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奠定了扎实基础、提供了充足底气。

  犹记得,在疫情肆虐的危急关头,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浙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披上了坚实铠甲。数字赋能、精密智控的浙江抗疫模式成为全国样板。依靠大数据,创新推出“一图一码一指数”,对疫情实时跟踪、全面溯源、科学管控。群众只要查看“健康码”“疫情图”“智控指数”,即能时刻了解疫情风险。率先推出“企业码”“浙里亲清”“人才云招聘”“项目云引进”“大救助智慧平台”,加快复工复产、复市复学。企业只需点击“一键通”,就能线上直享各项惠企政策;群众只要使用“一张屏”,就能线上报名上学、预约门诊、购物办事。开辟浙江海外侨胞健康关爱咨询平台,开通国际医疗合作视频连线和远程医疗,为海外侨胞、国际友人提供暖心帮助。

  犹记得,在防汛防台的关键时刻,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浙江防御台风大汛提供了重要武器。特别是今年,我国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作为重要战场的浙江依靠数字化防汛有效防止了重大险情的发生。新安江水库自建成以来首次9孔全开泄洪,工作有序平稳、人员转移迅速,无一人伤亡,充分展现浙江数字化防汛的成果。这其中,2020年6月上线的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台接入16个部门2.3亿条数据,实现对各类灾害的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风险评估“五色图”和提示单,科学指导各地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措施;根据突发事件类型,自动生成应急救援建议方案,快速匹配专家、队伍、物资装备,前置队伍、物资3小时到位,2天内完成环境清理恢复,3天内恢复电力、通讯、供水,5天内主要道路恢复通车。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历史的峰回路转中,总有一些东西贯穿岁月、一脉相承。形势在变化、目标在迭代、工具在升级,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从来没有变,以数字化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思维理念从来没有变,以改革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梗阻的方法路径从来没有变。浙江的数字化改革,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数字浙江”建设的延续深化,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迭代升级,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延伸拓展。这一段历时十七年的坚守和创新,一直在变与不变中,逐浪前行。

  二

  “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2019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数字化浪潮之下,如何更好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浙江的答案是:数字化改革。

  什么是数字化改革?

  以下几个场景,会帮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乌镇。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里,智慧农业的模样展现在世人面前:地面上,包括腿足、轮式、履带、轨道、室内高速等在内的五大类40多个机器人穿梭其中,进行各类农业试验;头顶上,两个“云雀”空中轨道机器人来回巡视,实时感知环境变化、监测诊断植物状态。气候、种植、生产、农资、专家、销售、市场等各类农业数据全部“上云”,实现种植、追溯等全流程自动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在这里已成为过去。

  杭州城市大脑所在地,云栖小镇。有车一族不用再担心找不到车位,因为便捷泊车系统会帮助导到空的车位;也不用再担心出入停车库时遭遇拥堵,因为所有停车场没有收费道闸。接入城市大脑的停车场,以“无杆停车+无感支付”的模式,实现了自动识别、自由进出,平均停车耗时从之前的23.4秒降到了2.6秒。云栖小镇的创新做法,在西湖西溪景区管理中得到了借鉴运用。2020年11月30日,该景区的61个国有直属停车场4801个泊位全面实施“无杆停车”。在这个备受关注的知名景区,每年进出停车场的汽车达到了400万辆(次)。据测算,“无杆停车”全年可为广大游客节约2.2万小时的时间、4.4万升的汽油,引领绿色低碳新风尚。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市,建德。这里的每一个乡村,都有一名有着“火眼金睛”的“智慧管家”,能利用大数据全天候智慧监管公权力运行情况,同时还能实时接收群众对乡村治理的意见建议,以群众关切点为监督重点。建立在清廉建德智慧监督平台上的清廉乡村智慧管家应用,将智慧监督延伸到了乡村。

  浙江全域数字化治理试验区,德清。在数据智能运营中心,一个名为“数字乡村一张图”的智慧应用令人耳目一新。这个应用,归集了全县137个行政村、30个社区的水、空气、垃圾、出行等282类数据,实时共享时空信息、基层治理四平台、智慧交通、污水处理等16个系统数据,能感知全县村庄社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动态详情,形成三维实景图,实现全域智治。

  ……

  全省各地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宁波市研发运行“阿拉警察”APP和电子证明共享核查平台,打造“无证件办事之城”,为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温州市上线“个人数据宝”应用系统,推动公共数据向用户本人开放,实现公共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绍兴市积极探索“一表通享”,N种场景事项表单由系统自动填写,让“掌上办”好办起来;金华市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建成数字化事中事后监管中心,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监管成本最低、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衢州市强化基层数字治理,搭建“村情通”“邻礼通”“政企通”线上智治平台,为基层解难题、为群众去烦忧;舟山市建设“数字口岸”一张网,推动“即办”“无纸”“跑零次”覆盖跨境贸易全过程,不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台州市创新开发“船港通”综合管理系统,加强溯源管理、定点管理、限额管理,大幅提升海洋渔获物管理水平和效能;丽水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进一步打开“两山”转化通道。

  透过这些数字化场景,我们不难发现:数字化改革,是浙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自觉行动,是深刻把握新时代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新特征的全新部署,核心要义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对省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是高效构建治理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的过程。

  数字化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在具体的场景应用上,更在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改变。

  不止于眼下,更在于未来。

  浙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是重要动力。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并成为应对全球经济低迷风险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我们要用好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浙江要实现高效能治理,数字化是重要手段。在浙江,“互联网+监管”平台、公共信用平台、雪亮工程、金融风险防控“天罗地网”系统、网络安全风险监测平台等数字治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数字治理具有实时、精准、高效、追溯过去、预测未来的强大优势,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牢固树立“智治”思维,更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

  浙江要实现高品质生活,数字化是重要支撑。在线上课成为常态,居家办公不再稀奇,扫码支付处处可见……世界因数字化而更加精彩,生活因数字化而更加多彩。我们要聚焦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活动,推进“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特别是解决好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以数字化改变群众衣食住行方式,不断拓展和满足群众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需要,为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服务,把浙江建设成为有温度有品质的智慧家园。要利用好数字化新业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完善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率先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

  三

  2020年11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数字化改革,成为了全会高频词:

  ——“改革是浙江发展的源头活水,必须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体系,努力使改革成为‘重要窗口’最鲜明标识。”

  ——“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最优省、市场机制最活省、改革探索领跑省。”

  ——“以数字化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撬动全领域改革,以数字赋能创造、拓展更多改革场景。”

  ——“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促进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

  ……

  在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高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这个重要会议,将数字化改革提到了全新战略高度,摆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战略位置。

  抬望眼,目标如同灯塔,指引着航船扬帆破浪的征程。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数字化改革的明确指向。我们要把数字化改革贯穿到党的领导全过程,覆盖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加快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工具、治理手段、治理方法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推动各地各部门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流程再造、高效协同,着力构建“全链智造”的“数智经济”、“整体智治”的“数智治理”、“多维智慧”的“数智生活”、“高能智源”的“数智生态”、“双向智通”的“数智枢纽”,实现省域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高效化,争当省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

  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并不简单。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包含着若干个分系统、子系统。省域治理的过程,就是解决这个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的过程。推进数字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好系统方法,深刻把握系统所蕴含的整体性、结构性、开发性、运动性特性,牢固树立“分析、综合、迭代”的逻辑思维,研究构建数字化改革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建立匹配数字化改革的初始系统模型、系统开发V模型、专班研讨模型,按照“分析综合—放大细节—迭代深化—解决问题—整体优化—实现目标”的路径,逐步实现子系统、分系统的支撑性目标,进而实现总目标。

  看脚下,道路延伸远方,还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四梁八柱”,是推进重大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走好改革之路的第一步。2020年12月8日,袁家军书记在省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开班动员暨主题报告中指出,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最重要的是抓好“七个关键”。

  着力提升党政机关内部的整体性。

  要以数字化改革推动上层建筑全方位改革,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打破“数据孤岛”“信息壁垒”“业务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内外融合、上下对接等难题,实现党政机关高效协同。

  着力提升党政机关对社会、企业的引导性。

  要以数字化改革提升党政机关对社会、企业的引导调节能力,推动生产关系不断改进,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容纳和释放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

  着力提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协同性。

  要着眼于推动经济基础变化,以数据流吸引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以数字化改革打通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技术、市场、资本等高端要素壁垒,实现供给、需求之间的精准对接,减少流程损耗、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和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进一步解决生产力问题。

  着力提升数字赋能改革的内生性。

  要构建“数据采集+需求分析+决策实施+评价反馈”的闭环体系,实时评估改革成效、及时反馈改革需求、科学完善改革举措、联动推进改革试点,打造更多改革金名片。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的高效性。

  要通过数字治理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加速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局部走向整体,实现社会治理从低效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的深刻转变。

  着力提升数据资源配置的效率性。

  要把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和高端要素,积极构建全省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提升各行业各领域数据资源的价值和分析利用效率,激发社会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和潜力,有效释放数据红利,催生创新活力。

  着力提升评价方式的科学性。

  要通过数字化改革,对党政机关的重点工作,建立健全指标体系、评价体系,让群众、企业、社会能够通过数字化方式、数据化标准进行科学评价,进而提升整体服务效能。

  这“七个关键”,涉及全新的概念、全新的内容、全新的领域,就是数字化改革的“四梁八柱”。

  四

  2020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以落实“十四五”时期重大发展战略任务为牵引,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抓纲带目。我们推进数字化改革,必须坚持重点突破、集成突破和全面提升、整体提升的有机统一,找准纲举目张、以纲带目的关键抓手,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化改革的牵引作用、乘数效应。

  主体全参与。

  毫无疑问,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推进数字化改革的主体。要着眼于党政机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通整合党政机关的各项职能,优化提升党政机关履职的每个环节,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和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高效协同。同样的,各级人大、政协、法检、群团、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等主体也应当积极参与到数字化改革中来,利用数字技术打通各个治理主体的信息数据和治理资源,促进主体之间有效互动,进一步构建完善省市县一体、部门间协作、政银企社联动的协同高效运转机制,形成多元主体融合共治的现代治理格局。特别要以基层治理数字化解决基层治理碎片化问题,以全省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为基础,打造省市县乡分级使用的“数字资源超市”,推动数据反哺基层,让“数据回家”,使基层治理主体更好地分析、处理、运用基层大数据,更好地感知情势、预防风险、处置问题、总结工作。

  过程全周期。

  治理过程涵盖决策、服务、执行、监督、评价等各环节,数字化改革必须贯穿其中、深度推进。要构建大成集智的数字化决策体系,建设数字化决策支持平台;构建以“浙里办”为主平台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努力实现各类场景化办事应用“一端”集成,着力打造“掌上办事之省”;构建以“浙政钉”为主平台的数字化执行体系,融合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系统,着力打造“掌上办公之省”“掌上治理之省”;构建以“浙里督”为主平台的数字化监督体系,持续拓展非现场智慧督查应用场景,实现督查事项一网通办、智能管理;构建以“浙里评”为主平台的数字化评价体系,建设归集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政务“好差评”等系统数据的“浙里评”平台,把评价权交给群众、企业、社会。

  领域全覆盖。

  浙江的政府数字化转型已积蓄起磅礴之势。要乘势而上,把经济发展、民主法治、社会治理、文化发展、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推动数字化转型从政府治理领域向省域治理各领域延伸覆盖,从支撑政府治理现代化向全方位支撑省域治理现代化迭代升级。要加强数字化手段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提高经济管理和调节的能力水平;以数字化牵引法治建设,深化法治化改革,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构建规范高效的司法监督体系,建设“数字法治”“智慧法治”;推进文化领域的数字化改革,打造重大理论发声数字平台,构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更好地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把数字技术全链条、全周期融入社会治理,全面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大力提升治理智慧水平;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数字化转型,迭代生态环境监测、感知、防治等数字化应用,织就生态环境治理的天罗地网;提升党建领域数字化治理水平,建设干部综合智治平台,以大数据“画像”客观准确评价干部、精准监督干部。

  要素全保障。

  数字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影响要素众多。凡是影响数字化改革的要素,都要予以保障,从而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撑保障体系。要构建基础设施体系,深化一朵云(全省统一政务云)、一张网(省电子政务网)、一平台(省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构建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据归集、整合、共享、分析、开放、保护,夯实“数字底座”;构建应用支撑体系,牢牢抓住跨部门的多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和数字化平台化集成应用两大关键,建成更多更管用的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构建制度标准体系,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规章、地方标准等,形成与以数字化改革相适应的数字制度标准体系;构建组织保障体系,实行“项目化实施+专班化运行”,特别是要压实“一把手”责任,推动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数据、注重收集数据、善于分析数据、高效利用数据、依法保护数据,自觉运用数字化手段作出重大决策、落实重大任务、解决重大问题,进一步增强利用数据驱动治理的本领。

  未来可期。我们坚信,数字时代浙江的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在数字化改革的引领下,必定迎来光明前景。让我们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坚持生成性学习、保持创造性张力,创新思维、争先创优,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奋力将数字化改革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闪亮招牌和“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编辑:郑晓华
 
让宁波夜经济在烟火气外再多些文化味
· “过寿老人下跪”事件警示农村公共安全
· 纾年轻人“社恐”困局,需善处虚拟世界
· 惩戒教育法规当成为现代教育的有力支撑
焦点话题(jdht)
辣评(lp)--稿件模板
    “美小护”的行为让我们有理由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友善可能被压抑,但永远不会灭绝,友善就是“互害型社会”的解药。
辣评(lp)--稿件模板
    不能把个别问题的责任强加到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更不能任由网络奇葩评论再次伤害医生群体,这样很不公平。
辣评(lp)--稿件模板
    我们争论的焦点并非集中在这个座位的归属权,而是人是否应当追求某种崇高。
观点集粹(gdjc)
涨价or道歉,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对“海底捞们”的涨价该由市场写评语
观点集粹(gdjc)
倡导网络祭祀要避免“用力过猛”
暂停清明现场祭扫,不仅仅是防疫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