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春节期间,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教授陈小平的演说被传播成了武侠大片,疟原虫对抗癌症被描述得像金庸作品里的以毒攻毒的“神方”般简单、有效。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是不是就如一些帖子传播的那样神?这个治疗真就是这么简单打一针就能把癌症患者治好了吗?(2月11日《科技日报》)
毋庸置疑,时至今日癌症仍是人类无法彻底战胜的头号杀手和医学难以完全攻克的不治之症。不可否认,直至今天人们依旧是谈癌色变。防癌、治癌,永远是大家非常敏感和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否则,去年的一部影片《我不是药神》可能就不会那样火,有关抗癌药降价的问题或许就不会引起那么多的关切与热议。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关抗癌药品和医疗技术、学术研究的任何突破性消息,都会立即牵动人们的视线。这一次,刷屏的便是中科院某研究所教授陈小平放出的有关“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消息。根据他的描述,似乎可以理解为只需1毫升含有疟原虫的血,然后用青蒿素控制着,一个癌症患者就痊愈了……“一针治癌”,如此神奇,怎能不令人十分振奋?于是这一消息马上引发人们口耳相传、奔走相告。不过,先别高兴太早。
首先,“疟原虫治疗癌症”的原理并非人们想像的“以毒攻毒”那么玄乎,它还是属于免疫疗法的范畴。归根结底它不是去直接杀死人体内的癌细胞,而是调动人体自有的免疫功能来攻杀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这同现有的“pd1”等免疫疗法其实有着殊途同归之效,只是如果这一方法真的试验成功,也许它的疗效是广谱的,也就是可以“通杀”所有癌细胞。
其次,“疟原虫治疗癌症”的疗程也并非人们想像的“一针OK”那么简单。陈小平的学术演讲和严谨的科学试验及真正的临床治疗是有很大区别的,他所谓的“一针”只是为了突出疟疾原血在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并不是说整个治疗过程只需随便打一针就完事。相信即便真能实现临床应用,实际的治疗过程也是非常复杂和规范的。
再则,最重要的是,尽管当前“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思路已经取得一定突破,也确实出现了实验对象“治愈”的案例,但实际上这一“神药”距离真正临床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正如参与了该项目的中科院院士钟南山所言,目前该项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数,尚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足够数量的案例证实该方法有效,个别案例不足以说明问题,现在下结论太早了。
由此可见,这个“疟原虫治疗癌症”方案到底靠不靠谱、管不管用,还需拭目以待。当然,这一消息之所以能够引起舆论这么大的反应,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临床治愈癌症的强烈期盼。虽说目前这仍然只是一个梦想,但只要不是伪科学和哗众取宠,任何像“疟原虫治癌”这样的科学探索都值得鼓励,哪怕有一点真实的进展和突破都值得珍视。生命无价,还有什么比战胜癌症、挽救生命更令人兴奋的呢?
|